2025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正式施行,当阳市人民法院充分结合文件精神,联合党委政府、公安机关,打出一套“组合拳”,成功攻克一起积怨已深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执行难案。
查无财产,执行陷入僵局
2022年,郭某因与刘某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导致肢体一级残疾。该案经法院判决后,郭某于2024年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刘某赔偿经济损失475440.96元及利息,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处置了刘某与前妻在婚内购买的车辆,除此之外未查询到其它可供执行财产,在将刘某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后,因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一时陷入僵局,最终以“终本”结案。
“拒执罪”意见,推动破解僵局
案件虽然终本,但执行干警依然积极开展终本案件“回头看”,定期查控刘某财产。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执行员发现,刘某从事劳务的老板李某于2023年1月按照刘某要求向刘某前妻账户支付工程款。于是,执行员依据“两高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刘某前妻名下的银行流水进行调查,证实了被执行人刘某在事故发生后转移收入的行为。执行员向刘某释明“拒执罪”的法律后果,责令其限期履行还款义务,刘某依然存在侥幸心理,拒不履行义务。2025年6月,法院根据移送“拒执罪”的相关规定将证据材料移送当阳市公安局立案侦查。
党委、政府支持,圆满解决难题
因申请人郭某长期卧床需要专人照看且其配偶罹患乳腺癌,为早日足额执行到赔偿款,切实解决申请人的实际困难,法院积极争取市委政法委支持,在市委政法委组织下,由郭某及刘某所在地人民政府、派出所参与调解,向刘某及其家人充分释明法律义务及“拒执罪”法律后果,当得知确实是动真碰硬,刘某不再心存侥幸,主动与申请人达成协议一次性履行剩余款项,至此,这次积怨已深的执行案件圆满解决。
近年来,当阳法院用足用好信用惩戒、司法处罚、刑事制裁三重强制措施,形成协同打击拒执、反规避执行的常态化机制。2025年,针对拒不履行判决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司法拘留30人,纳入失信名单62人次,限制高消费 684人次,向公安机关移送追刑 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