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阳市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阳市人民法院2022年度工作报告

2023-02-09 16:41
来源: 综合办
    浏览: 1917

张院长作报告_副本.jpg

2月8日,当阳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磊在当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2022年度法院工作报告。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市法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当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5689件,同比下降6.8%结案5500件,同比提升13.04%,未结案件189件,同比下降62.12%,结案率96.68%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622021年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在全省基层法院排名第10,宜昌市基层法院排名第1成功创建2022年全省推动执行一站式办理改革先行区项目,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执行合同指标排名第9,玉阳法庭被省高院评为十佳人民法庭并荣记集体二等功,9名干警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一、围绕中心工作,在护航当阳发展中体现担当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主动融入当阳市委十四五规划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体系,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加大对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和经济影响评估,形成涉企案件速裁团队简案快办、业务部门繁案精办、金融案件专办,和内外分道、内部繁简分流、调裁分离的快慢分道、分层递进的多层次诉讼模式。成功创建推动执行一站式办理改革先行区项目,该项目入选宜昌市法治建设十件大事候选名单,得票数位居第9。全面落实千警法治营商伙伴行动,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风险排查、法律服务、环境整治等工作,为企业提供面对面陪伴式司法服务。全年共审结涉企案件1295件,立案标的7.26亿元,为当事人缓减免收取诉讼费用220余万元。

聚焦重大风险防范加大案件风险排查力度,共排查案件风险线索2万余条,对中、高风险案件向市委政法委报送信息专报20期。积极参与市综治中心涉法涉诉信访化解工作,助力党的二十大平安稳定工作,我院在全市法院涉诉信访维稳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1名青年干警被评为当阳市党的二十大信访维稳安保突出贡献个人。积极运用司法裁判规则指引功能,妥善处理集体性纠纷,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快速高效为涉及人数达149人的某公司涉劳务工资系列案执行到位劳务工资180万余元,在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避免了群体性信访的风险。

聚焦乡村振兴工作。坚决扛起乡村振兴政治责任,针对涉农诉讼需求,开辟涉农案件“绿色通道”,确保涉农案件实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切实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加强与乡镇协调联动,对涉及集体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等重大群众利益案件,主动参谋建议,助力协调化解。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对确有困难的群众,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6.7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55.46万元。全面完成驻村工作任务,全年共投入专项帮扶资金3万元。

二、坚守公平正义,在推进执法办案中履职尽责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夯实安全稳定“平安堤”。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06401人。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案件18件,严重暴力犯罪较去年同期下降33.34%。严厉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隐私和个人信息等犯罪,审结1529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57人,使腐败分子依法受到惩处。一审对犯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的某局原局长张某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妥善审理民事纠纷,织密民生权益“保障网”。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314件。畅通维权绿色通道,审结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医疗损害等侵权纠纷307件,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等家事纠纷413件,着力维系家庭稳定。对所有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监护人或案件当事人送达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告知书,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选派13名高素质干警任市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调解、撤诉案件926件,调撤率达32.28%,有力促进社会和谐。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当好法治建设“主力军”。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70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依法行政大环境趋势向好。完善府院沟通协调机制,保持与行政机关的常态化联系,加强对个案的沟通协调力度,力促实质化解群众与政府的矛盾纠纷。邀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80余人次,发出司法建议4份,不断提升“关键少数”的法治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完善执行长效机制,打好攻坚破难“组合拳”。共执结各类案件2339件,执行到位金额5.7亿元,执行案件执结率98.85%,在宜昌市15个基层院中排名第3,“3+1”核心指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集中攻坚重大案件执行,组织专班强化对涉企、涉重大项目、涉群众切身利益等案件的执行,为当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周内为某资产管理公司与某科技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执行一案快速执行到位1000万元,平稳快速腾退场地、妥善处理高铁沿线执行纠纷。在当阳融媒体中心、雄风当阳、当阳法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失信曝光台”10,对40名“老赖”予以信用治理。狠抓执行案款规范化管理,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三、秉承守正创新,在深化司法改革中彰显活力

深度推进诉源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得分在全省排名第1。积极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将4个派出法庭纳入乡镇社会治理成员单位,院长、派出法庭庭长定期参加乡镇政法工作例会、矛盾纠纷排查研判会,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依托党委政府力量,强化与1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深度对接,建立“法院+工会”、“法院+保险协会”诉调对接工作室,加大对群体性、批量性案件委托、委派力度,全年共委托、委派调解案件536件,其中“法院+工会”委派调解案件量位居全省第2,调解成功率100%,竭力将涉群体性批量案件以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化解。

加强法庭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法庭功能,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出台《当阳市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立案规则(试行)》,对王店、溪、两3个乡镇法庭开放立案权限,推进矛盾纠纷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当庭裁决。根据辖区地域特点,4个派出法庭精准发力,紧扣“金融”“鱼腥草产业链”“生态环境”“工业园区”四大主题,突出“一庭一品”特色亮点。对4个派出法庭人员进行充实调整,配齐配强法庭审判力量,强化法庭组织保障。4个派出法庭干警平均年龄33.8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3.33%2名庭长第一学历为硕士研究生。

优化审判工作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实质化,院庭长结案占诉讼案件结案总数的79.86%。推进审判事务集约化改革,民商事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5.05%,平均审理天数54.49天,低于全市法院平均水平,繁简分流成效进一步巩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法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政策,对168件案件235名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制度进行审判。

四、创新服务举措,在践行司法为民中贡献力量

加强惠民便民措施。深度运用湖北移动微法院远程庭审、司法行政部门远程视频、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信息化平台,推动司法服务从线下到线上的转换升级,构建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以“隔空+错时”创新“夜间法庭”“假日法庭”“云上法庭”等多种工作模式,网上立案1368件,网上庭审138件,跨域立案1件。完善审执衔接,建立判后答疑督促机制,使被告人及时履行义务,降低胜诉人时间成本。成立当阳法院“执行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优化执行法官预约流程,多项事务性执行工作实现窗口化一站式办理。

扎实推进共同缔造联合坝陵桥社区创建各玫其美美美与共党建品牌,积极参加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和小区共商共建会,将主题党日搬到小区,引导发动居民献计献策、出智出力在小区建设法治长廊,成立青年干警志愿服务队,设立小区法官工作室,定期为小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争创无讼小区。投入4万元资金优化小区“党群连心站”建设,打造共享读书吧,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大力推进法治宣传。选派优秀青年干警常态化进企业、学校、军营、机关开展法治宣讲,努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开展“法佑成长、护梦青春”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体验沉浸式学法普法,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正义。把宣传工作放在服务审执工作中谋划和推进,全年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法院信息206篇,同比去年增长47%,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法院网》等国家级媒体平台转载8篇,被《湖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转载41篇,展现了当阳法院的新形象、新作为。

五、围绕固本强基,在打造法院铁军中展现形象

突出政治建设,锻造忠诚铁军。始终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保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突出能力建设,锻造担当铁军。以省高院来宜拉练整改为契机,以“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学术论文撰写为抓手,不断强化干警司法实务培训。19月,调研得分位居全市法院第11篇调研文章荣获国家三等奖,多篇调研报告、信息、案例在省市级刊物刊载。成立当阳法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全力打造“正青春、绽光华”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持续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警,努力让法院成为人才高地。选拔4名青年干警成为审判委员会委员,任用13名青年干警成为中层干部,6名法官助理通过遴选成为员额法官。

突出纪律建设,锻造廉洁铁军。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不断推进“清廉法院”建设。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建立干警廉政档案,加强对干警的日常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廉政家访活动,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问责干警13人次,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六、坚持阳光司法,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提升公信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通过网站、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推送案件受理、开庭、宣判等流程节点信息,开展庭审直播236次。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全年累计参审案件363件。自觉、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将监督的意见建议转换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健全代表意见跟踪督办机制,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73人次,受理并办结代表委员意见建议7件,均已落实并反馈。院党组成员带队,到各镇(街道)、社区、企业开展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征求意见建议62条,根据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让司法工作更加透明、便民、亲民。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院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审判执行质效还需进一步提升,发回改判案件仍占一定比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有待进一步缩短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司法审判的新任务新要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开创新时代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当阳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提供更加坚强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具体将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站稳忠诚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市委和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进一步强化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促进法院整体工作提档升级。

二是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服务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依法妥善审理相关案件。聚焦安全稳定,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当阳建设。积极服务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部署,坚持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三是明确争先进位的目标导向。围绕新时代人民法院职责任务,聚焦审判执行这一主责主业,不断加强审判管理监督,紧盯审执质效指标完成情况和各项重点工作办理进度,依法公正高效审判执行案件,实现各项业务工作在全省、宜昌争先进位。

四是坚守司法为民的立场情怀。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涉民生案件,发挥定分止争、保障权益、化解矛盾的功能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坚决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化执行长效机制建设,积极兑现群众胜诉权益。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实做细司法便民、惠民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五是锻造自信自强的法院铁军。“忠&情”党建品牌为抓手,全面实施“筑堡工程”。实施以“正青春、绽光华”为主题的青年干警培养工程,加速青年干警成长步伐。推进“清廉法院”建设,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六是培育当法特色的法治文化。结合“关公文化”打造具有当阳法院特色的“义城法槌感受公正”文化品牌,大力弘扬以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积极发挥人民法庭、巡回法庭等阵地优势,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厚植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文化,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当阳蔚然成风。

展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新的一年,市法院将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凝心聚力、忠诚履职,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法院的各项工作中落地生根,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当法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