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阳市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解密!这家法庭如何不立案、零成本化解矛盾纠纷

2022-10-08 17:20
来源: 两河法庭
作者: 刘中媛    浏览: 1016

今年以来,当阳市人民法院两河法庭坚持落实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部署,深刻把握诉源治理要求,主动前移司法服务阵地,依靠基层党委、政府和基层解纷力量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通过大力推进诉前调解工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助力诉源治理成效凸显,彻底改变过去“告状要进城,立案要登门,疫情出不去,白跑一趟人”的状况。

不立案助力高速重点项目建设

两河法庭辖区内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为高速重点项目征收对象,其与征收方已签署《征收集体土地居住房屋补偿协议》,约定一月内腾出场地。然而,此前该公司将其空置的厂房和办公楼租赁给其他两家公司使用,合同到期后一直未予腾退,为如期履行征收协议约定,该公司诉至法院。

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解决问题,若走诉讼程序显然来不及。两河法庭文晓威法官收到诉讼材料后引导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矛盾,通过跟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度沟通和调解,仅用两天时间便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及时履行到位,保障了高速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该案系房屋、场地迁让腾退类案件,此类案件当事人大多带有较强的对抗情绪,且场地控制难度大,容易发生突发事件。两河法庭顾全大局,精心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主动化解矛盾,做了大量调解工作,在不耽误高速公路修建进程的同时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仅用两天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零成本化解群体性讨薪纠纷

两河法庭辖区内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雇佣10名云南农民工从事荷叶采摘工作,公司为两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唐某承诺每人每天支付200元劳务费,10名农民工务工10天后发现唐某跑路联系不上,而合伙人艾某以不知情为由拒不支付劳务工资,双方矛盾由此产生。

为了促进纠纷快速解决,让10名滞留本地的农民工拿到薪酬尽快回家,两河法庭联合辖区镇党委、司法所、人社部门、村级组织,多方联动,共同调解了本起多名农民工讨薪案,两河法庭文晓威法官积极沟通,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化解矛盾,用工方当场支付给10名农民工劳务费,一起群体性劳资纠纷就这样零成本得到化解。

在本案中,为保护农民工切身利益,快速解决双方纠纷,维护社会稳定,降低农民工诉讼成本,两河法庭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在此过程中,两河法庭深刻把握诉源治理新要求,主动前移司法服务阵地,依靠基层党委、兄弟单位和基层解纷力量成功解决农民工“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把矛盾化解在诉前。

矛盾化解没有休止符,多元解纷永远在路上,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化解矛盾纠纷,是人民群众对法庭工作的强烈期盼。今年前三季度,两河法庭通过诉前调解案件已达40余件,占新收案件的20%,均得到实质性化解。下一步,两河法庭将继续坚持关口前移“治未病”,深入推进多元化联动解纷机制建设,共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同心圆”,共建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