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夜学现场,当阳市人民法院干警再次展开热烈讨论。这次夜学的主题是营商环境专题大讨论,由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刃主持,他给全体干警出的题目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能做点啥?”
“很早以前,我曾办理过一个保全案件,我在原告的坚持下,只能暂时放下对被告企业生产造成影响的顾虑,依法对某企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随后产生了一连串的效应,首先是被告企业难以正常运转,紧接着企业无法支付工人工资,再接着股东之间产生分歧公司命运岌岌可危。这时我才真切意识到,法院办案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有多大……”来自玉阳人民法庭的干警向丹云的这段发言引发了在场全体干警的深思,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话题还不像今天这样火热时,她就开始思考法院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关系,从经手的案件中,她得到了答案:法院办案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那么,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又能做些什么呢?执行局干警黄悦同样在案件中寻找到了答案。
“今年,我办理了一件保全案件,该案件双方当事人都是公司,标的近2000万,我们通过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和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到了被保全人公司的商铺、银行存款等线索,但是,这些加起来都达不到保全的数额。在既要保护申请保全人的利益,又要权衡被保全人利益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比较灵活的保全措施:先将被保全人账户予以冻结,在冻结成功后马上通知被保全人来法院,以了解采取保全措施后是否会对其公司的经营有困难。果然,被保全人向本院反馈,被冻结的账户中有一个是他们公司的基本账户,涉及到平时公司的水费、电费、工人工资等基本的开支,申请法院对该账户解除冻结。我们马上征求了申请保全人的意见,但其态度强硬,后来经过我们多番沟通,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对该账户进行了解冻。这个案件让我明白,在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一定要在全面权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灵活的选择财产的保全方式。
“同时,我也想分享另一个执行案件。该案件的被执行人是一个煤矿企业,我们多次与被执行人沟通,被执行人声称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该公司资金流动出现问题,正常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因此无法偿还债务。我们通过多方调查,都没能取得进展,最后通过到贵州实地查看,了解到煤矿在正常生产经营。通过现场做工作,最终促使被执行人达成了还款计划,现在也在按时履行。通过这个案件,我也有一点体会,执行工作虽然要保护营商环境,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但是我们也得擦亮双眼,不能因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保护市场主体的政策,让本有能力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钻了营商环境的空子,以拖延、隐瞒等方式拒不履行,伤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刘刃副院长主持夜学时强调,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审判执行工作的内在要求。一是要稳住“基点”,以审判执行指标争先进位为契机,切实提升审执质效。二是要破解“难点”,要进一步加强破产案件审理工作,重点做好破产案件积案化解。三是做出“亮点”,要进一步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典型案例宣传。